基于低成本訴求,電路板產業遠赴海外設廠似乎是必然的趨勢,不單中國已不適合西進,前進越南設廠問題也不少,而以現下的條件來看,臺灣還是很不錯的。未來方面上,已在軟硬結合板與高階HDI市場卡好位子,就等商機進一步擴大。
中國近年來薪資水平調漲的很厲害,現在已經是五分之一,很快就會是臺灣的三分之一。
人力素質方面,中國知識水平不足,必須要是文革以后出生的員工才能用,但這些文革后出生的人都被父母當成小皇帝在養,很難管理;就基礎需求部份,中國連水都不給,而水的處理費用也很高,電價又是臺灣的1.8倍。此外,還有加值稅(VAT)在內的一大堆稅金要繳,因此至今中國設廠的優勢,正一點一點的流逝。
現在也開始有人提出要到中國內陸的中西部設廠,認為這是中國十一五政策所衍生出來的投資區域,雖然成本相對其他區域便宜,但當地的人力素質,恐怕是個問題,所以即使PCB設廠,還是只能做低階且變動性小的產品。
就越南設廠的問題,越南勞動人口不足、常有罷工、薪資調整都是問題,像是南越勞動人口僅五千萬人、北越三千萬人,大家都去設廠,恐怕很快就會找不到員工了。
印刷電路板若前進越南,去的不會是單一廠商,而是包括材料、設備等在內的整個產業鏈,產業要崛起更需要五到十年,屆時越南的設廠優勢,可能就沒有了。因此即使華通內部現階段對于未來要去何地設廠仍無定論,但綜合上述的分析,吳健認為,以現下條件來看,臺灣還是相對好的。